Diodes推出LED驱动转换器AL8820 Diodes公司推出LED驱动转换器AL8820(AL8820数据手册)。新产品为紧凑的两段式升、降压非可调光MR16灯设计解决方案,具有高功率因数、低总谐波失真及低输出电流纹波。以6W的MR1
•电阻式
电阻式触控萤幕可以说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技术,电阻式的驱动原理电感器厂家是用电压降的方式来找座标轴,由下图可以看出,X轴和Y轴各由一对0∼5V的电压来驱动,当电阻式触控萤幕被Touch到的时候,由于回路被导通,而会产生电压空调电感器降,而控制器则会算出电压降所佔的比例然后更进一步算出座标轴。
从电阻式的结构面来讲 ,通常电阻式上层是以ITO Coating的PET来当材料,下层则是以ITO Coating的PET或是玻璃来当材料,平常没使用的时候上下两层是以绝缘体Spacer Dot来撑开, 要不然就会产生Constant Touch(游标固定每一点)的问题。

一般电阻式架构式Film on Glass(FG),也就是说上层是ITO Coating的PET,下层则是以ITO Coating的一般玻璃,缺点是一般玻璃假如在使用中不慎弄破,玻璃碎片会割伤使用者。
为避免这种意外发生,3M特别采用一种更安全的架构Polyester Laminated(PL),上层还是ITO Coating的PET(参考下图),但下层则是ITO Coating的PET、光学胶、化学强化玻璃(由上而下)。化学强化玻璃已经比一般玻璃的耐承受压力强3.4倍了,当化学强化玻璃还是不幸打破的时候,光学胶可以整层包覆化学强化玻璃的碎片,避免碎片割伤使用者,就好像汽车挡风玻璃的隔热纸一样,只会裂不会破,此种Polyester Laminated 架构的电阻式面板安全性就远胜过Film on Glass(FG)。
•电容式
电容式触控面板,跟电阻式比较,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技术,电容式的架构比较简单,基本上是以ITO玻璃为主体,在ITO玻璃的四角放电,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,当可以导电的物体,例如像是人的手指,吸走一点微量的电流,后面的控制器则会算出电流被吸走的比例而算出X轴和Y轴。

3M目前推出最新的电容产品ClearTekⅡ,下表则是一般电阻式和3M电容式的比较表。

•透光度
触控式面板是依附在LCD" target="_blank">LCD外面的,所以其透光率以及其抗眩抗反射的特性也相对重要。电容式触控面板要做到高透光及抗眩光并不容易。一般只有85%的透光率。而且抗眩的效果也不佳。
但是3M的新一代电容式电容式触控萤幕,ClearTekⅡ透光度为91.5%,其表面并有抗眩抗反射处理。跟电阻式触控萤幕比起来,电容式触控萤幕让整个视觉亮了起来,整个视觉质感也提升不少,触控萤幕的製造商也不必去改造LCD把亮度提高,省了许多的成本。
•硬度
电阻式的表层是PET(塑胶)材质,通常硬度是3H,这边所谓的H硬度就是我们铅笔的硬度,例如像2B,HB铅笔之类,我们使用铅笔都知道铅笔是很容易折断的,在加上塑胶老化之后会变脆,电阻式触控面板是很容易损害的,电阻式假如是用在PDA或是其他个人使用的物品的话还好,通常我们会非常爱惜自己的东西,但是假如是公用的话,很容易因为不爱惜使用或是不当使用遭到破坏,通常会造成厂商维护上的困扰,更别说顾客因为机器无法使用而损失的机会成本。
3M在电容式面板的表层采用3M独家HardCoat,可以让电容式面板的表层达到玻璃的硬度,Mohs的等级由一到十,最硬的等级是十:鑽石。电容式面板就非常适合用在各种场合,因为7Mohs的硬度可以轻鬆胜任各种应用以及使用者的摧残。
•准确率
由于PET天生物理特性,电阻式的最好准确率只能到98.5%(即误差值在1.5%下),而电容式面板则以电流驱动,准确率则可达到99%(即误差值在1%下)。在小尺寸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这0.5%的差异,但是到大尺寸的时候,这0.5%的差距可能是一个按钮的面积而造成误动作。